大约有 150000 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846项。(搜索耗时:0.0358秒)如果搜索曲名无法找到,可以尝试曲名+歌手名字。
...认为这时肖邦的创作尚未成熟,与早期的创作相差不大。此曲依旧遵循着舞曲的形态,在形式的束缚下,充分发挥了演奏技巧,就如同肖邦把圆舞曲化成为抒情诗一样,他也把这首波兰舞曲改变成情绪的具体表现。全曲虽然保持...
...纳是严禁“马赛曲”的(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引用此曲)。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首乐曲记录了1838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舒曼去维也纳时,曾想把他的《新音乐杂志》迁往维也纳出版,但是遭到梅特涅当局的无理拒...
...p://www.gangqinpu.com/html/6946.htm
早期VeryCD的一个版本称此曲为《如果没有》华语女歌手梁静茹-Soulja
...上注明“给儿子米海尔”,可见仅是普通的儿童小曲,但此曲却充分表现了里亚多夫那独特的作曲风格与技巧。里亚多夫并不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但是当时的人们都公认他的钢琴演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直避免...
...出色的一首,作于1782年3月,1782年3月2日首演于维也纳。此曲为D大调,变奏曲式。其主题为2/4拍,优雅的小快板,采用16小节的二段体,该主题前半段插在第二变奏之前、第三变奏之后,体现了回旋曲风格。随后共有七个变奏:...
...s-dur Op.7 的结构比Op.2大得多,内容也相当丰富。贝多芬将此曲题赠给他的学生芭芭拉,她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女钢琴家。因为这首奏鸣曲的优雅气质,当时人们将它称作“所爱的女郎”。 第一乐章,抖擞的快板,降E大调,6/8拍,...
...从属于其他体裁的形式发展成独立的乐曲形式。这些谐谑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谐谑曲体裁,不再限于嬉戏、玩闹而是隐含了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内容。四首谐谑曲,特点各不相同,但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简单的三段体,包含一段谐谑...
...谱写的这首无编号《A大调变奏曲》显然是受了其影响。此曲他死后的1881年方成为遗作出版,曲名为《纪念帕格尼尼》Souvenir de Paganini ,又译“回忆帕格尼尼”。主题采用了那不勒斯歌曲《噢,妈妈,亲爱的妈妈》,这也是帕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