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000 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846项。(搜索耗时:0.0117秒)如果搜索曲名无法找到,可以尝试曲名+歌手名字。
...以看到舒伯特的影响。第2首是引用了1833年据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小快板而作的变奏曲,这一首是舒曼自己选上要出版的。作于1837年的第8首中又出现克拉拉动机,其感情的强度极似1836年的《C大调幻想曲》Op.17 。作于1841年的...
...这首钢琴奏鸣曲表现的是阴森的、魔鬼般的气氛,与《第七钢琴奏鸣曲“白色弥撒”》所表现的“神圣”相对应,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色彩——“黑”与“白”。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一向具有多变的情绪转换:喜悦、恐惧、光明、...
...个变奏和帕萨卡里亚终曲。其中第五变奏异常轻灵,而第七变奏运用西西里舞曲的优雅。勃拉姆斯的传记作者卡尔贝克认为,这一变奏中,勃拉姆斯描绘了对圣·安东尼的女性的诱惑。名人名曲勃拉姆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国南部游吟诗人所唱的故事歌。这种叙事曲的本义,自十七世纪开始慢慢弱化,到十八世纪,它以纯器乐曲叙事诗的形式复兴。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都非常喜欢使用这种体裁进行创作。李斯特就为钢琴独奏作有《两首叙事曲...
...an) 和弗里吉亚(Phrygian) 调式而著称。同样在许多实例中,七和弦与九和弦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令人腻烦的音乐基础,作曲家不能对其加以很好的修改。改编而成的管弦乐曲所能比较自然包括的,是原作设定的独特”指法”或“手...
...的两声部(一个主题一个伴奏)上,又扩充出两个声部。七和弦与五声音阶音程使旋律如入烟云之中,清新而秀美,颇具中国神韵。在自然表情发展中,浓与淡、庄与谐、虚与实的对对比俯拾皆是;高潮处五光十色,婉转处暗香...
...本孙仪独奏谱恼人的秋风《恼人的秋风》是中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其乐曲来自瑞典ABBA 摇滚组合的的冠军曲《GimmeGimmeGimme》。其词则由台湾著名词作者孙仪填写。歌名由此改为《恼人的秋风》,首先由台湾...
...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5. 心满意足 Glückes genug ,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
...拍在第四拍。肖邦则变为12/8拍,把强拍放在第一拍及第七拍,弱拍在第四拍及第十拍,并且将旋律线延长,使之更为流畅。 创作此曲乃肖邦与乔治·桑的感情即将破灭之前,肖邦自认为这是“坐在船上,只知道自己天地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