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11900 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846项。(搜索耗时:0.0105秒)如果搜索曲名无法找到,可以尝试曲名+歌手名字。
... 是普朗克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组钢琴曲集,于1933年2月作于巴黎的蒙马特尔。这部组曲由六首小曲组成,虽然是为孩子们而作,但是一点也不孩子气。曲风纯朴,时而流露出孩子们天真而又顽皮的笑脸。
这六首小曲...
...早年在马德里写过一些小歌剧和其它戏剧作品,一度侨居巴黎教欧也妮皇后唱歌,后旅居古巴时对古巴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该曲便是他用典型的哈巴涅拉形式写成的。
“哈巴涅拉”的特点是始终采用二拍子的摇摆节...
...标题“克里奥尔民谣”Ballade Créole ,于1845-1846年间作于巴黎。降G大调,4/4拍,忧郁消沉的,变奏曲式。主题为克里奥尔的一首民谣,先是几乎以单音的形式展现,随后是四次不同伴奏音型的变奏。随着伴奏织体的逐渐稠密,使...
...,尤其强调音乐的“优美动听”。普罗科菲耶夫改变了“巴黎时期”创作现代作品方向的尝试。1935年夏天,他开始构思一部根据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素材的芭蕾舞剧。
要把莎士比亚伟大的悲剧搬上...
...首无穷动》Trois Mouvements Perpetuel 是普朗克的早期作品,在巴黎作于1918年12月,题献给钢琴家、评论家雨果(Valentine Hugo)。这三首精练、流畅、高雅迷人的作品很快就受到了听众及演奏家们的喜爱。普朗克自己描述这部作品为“...
...大练习曲》六首中的第三首。据记载,1831年3月李斯特在巴黎听了帕格尼尼的音乐会之后,对他精湛高超的创作和演奏技艺惊叹不已,决心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翌年他创作了全名为《依据帕格尼尼的“钟”而作的华丽的大...
...调前奏曲》Prelude in A-flat Major ,遗作,1834年7月10日作于巴黎,题献给皮埃尔·沃尔夫(Pierre Wolf),故有人名之“皮埃尔·沃尔夫”,于1918年被发现后出版。降A大调,2/4拍,轻盈的急板。名人名曲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肖邦...
...美国作曲家一样,都有到欧洲求学的经历。1877年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后又到法兰克福师从拉夫。1879年他结识了李斯特,从其短暂学习。1885年移居威斯巴登,1888年返国,定居波士顿。1889年发表第二钢琴协奏曲,大获好评。1896...
...诉你”的十二段变奏曲。 此曲是1778年初夏,莫扎特停留巴黎时,为一位女弟子而作的。音乐主题出自一首古老的欧洲民谣,有好几个国家用不同的语言歌唱过。在我们中国就有那首“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个...
...起义。在创作时,满腔热血在李斯特心中涌动,四年前在巴黎七月革命中目睹的种种场面在他眼前再现,他仿佛又行进在向王宫逼近的队伍里。在大标题下面,他挥笔写下了里昂工人的起义的口号:“若不能在劳动中生存,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