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0000 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846项。(搜索耗时:0.0109秒)如果搜索曲名无法找到,可以尝试曲名+歌手名字。
...do in D Major K.485 ,作于1786年。快板,主题反复后进入经过部,转为A大调,然后中间变成主题的自由发展,再把主题作自由的再现。实质是一首变异的变奏曲。 《a小调回旋曲》Rondo in a Minor K.511 ,作于1787年。行板,主题为半音阶...
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 25 Easy and Progressive Studies Op.100Burgmuller op100 25 Easy Studies
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 25 Easy and Progressive Studies Op.100
布格缪勒为儿童创作了三套钢琴练习曲:0p.100、Op.105 和Op.109 ;其中《二十五首钢琴进阶...
...是他所有的室内乐作品中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一首。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令聆听者难以忘怀。
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
...写着“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在他的32部钢琴奏鸣曲中,只有这一部和op.81a“告别”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标题的。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日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罗曼·...
...,这首作品被人无数次地弹奏、鼓掌、激动欢呼———这部单一主题变形手法运用得登峰造极的大型作品在钢琴文献中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已经无须赘言,它成功地脱离了传统奏鸣曲式,同时又并未牺牲奏鸣曲式固有思维的巨大...
...有必要以表现深刻内容或戏剧性效果为目的。……” 这部作品不求内容的深度,具有轻松明快的风格。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 轻快地,G大调,2/2拍,奏鸣曲式。短笛奏出轻快的主题旋律,钢琴在高音区以分解和弦音...
...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 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
...一主题开头,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旋律作为对比。发展部先是两个主题分别的发展,然后再重合,以第一主题赋格发展。 第二乐章,表情丰富的行板,b小调,自由的变奏曲,由主体和富于幻想、即兴风格的三个变奏构成。其主...
...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 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
...着作曲家外衣的管风琴家。但是,弗朗克在晚年却写出一部著名作品。这部凝聚了他多年心血的作品,终于成为作曲家弗朗克的代表作而矗立于交响群峰之中。这就是《d小调交响曲》。 人们高度评价弗朗克一生中唯一的一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