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2000 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846项。(搜索耗时:0.0093秒)如果搜索曲名无法找到,可以尝试曲名+歌手名字。
《采茶舞曲》词曲周大风,作于1958年。原为越剧《雨前曲》主题歌及舞蹈配乐,后根据歌曲改编成舞蹈小品《采茶舞》。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这首采茶舞曲保...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
《青春舞曲》本是一首新疆短小精悍的歌曲。1939年,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在对西部音乐的整理时,搜集到这首新疆民歌,后将它改编成汉语歌曲,收录在《掀起你的盖头来-西部歌王王洛宾和他的歌》《百歌颂中华2》之中。
查尔达斯舞曲(又译:查尔达什舞曲)起源于吉普赛人的民间舞蹈,时间大概是在15世纪的30年代,在匈牙利广为流行,到了19世纪的50、60年代成为匈牙利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它采用两拍子的节奏,在乐曲结构上由两部分组成...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该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
安妮特拉舞曲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做的配乐。这首舞曲出现在诗剧的第四幕第六场。浪子培尔•金特游历到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对一身东方...
哈巴涅拉舞曲(Habanera [1] )原是非洲的黑人舞曲,后来由黑人传入古巴,又由古巴传到西班牙。这是一种中等速度的二拍子舞曲,旋律常常包含附点节奏和三连音,节奏富于弹性。19世纪比才歌剧《 卡门》第一幕女主角所唱《...
陈美,英籍著名歌手,小提琴演奏家,表演极富爆发力。她的音乐会不仅展现了她在小提琴方面的才能,在时常长达3个小时的节目中还有她的歌舞表演。在她上次环球巡演中,她在35个国家的超过250个城市演出,以她的流行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