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2000 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846项。(搜索耗时:0.0081秒)如果搜索曲名无法找到,可以尝试曲名+歌手名字。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乐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曲调明快、流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
这首歌曲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儿童歌曲之一,是一首歌颂党的歌曲,同时也告诉在新社会的少年儿童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具有很强的说教意义,1980年,该歌曲在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并在中国全国多个省份传唱的民歌,采用《八段锦》曲调,是为庆祝苏维埃成立所作,是一首歌唱八月里成立的苏维埃的歌,原名叫《庆祝成立工农民主政府》。
《蓝精灵之歌》是由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的歌曲。该歌曲是1983年广东电视台引进的动画片《蓝精灵》的配套歌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首百分百中国原创的配套主题歌,并曾获首届全国少儿歌曲作品比赛银奖。
《渔舟唱晚》 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查尔达斯舞曲(又译:查尔达什舞曲)起源于吉普赛人的民间舞蹈,时间大概是在15世纪的30年代,在匈牙利广为流行,到了19世纪的50、60年代成为匈牙利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它采用两拍子的节奏,在乐曲结构上由两部分组成...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1] (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洛杉矶,录音带商店店员和诗人杰克逊在得知他的堂弟杰德从俄亥俄州来到洛杉矶时,决定向他发起诱惑。于此同时,杰克逊又是他最好朋友兼老板萨姆以及商店的固定顾客德里克求爱的对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