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7200 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846项。(搜索耗时:0.0109秒)如果搜索曲名无法找到,可以尝试曲名+歌手名字。
...年问世。但是这一套十四首的曲子并非此时写的。此时,舒曼所做的是在抢救一些过去因种种理由未予出版的各个时期所写的、他认为是最佳的作品。他对此作品则轻飘飘地说它是“糟粕”,但是作为“音乐情绪”的大杂烩也许...
...p.124Schumann op124 Albumblatter纪念册页 Albumblatter Op.124 1854年是舒曼工作生涯的最后一年,或许他已经预感自己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早在前一年起,他就在收集自己最有价值的评论文章装订成册,并尽量翻阅自己过去的旧作,收集起...
...e Op.23 ,作于1839年。在致克拉拉的信(1839年4月7日)中,舒曼解释了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心境: 我告诉你我的一个预感,它从3月24日至3月27日一直缠着我不放,此时正是我全神贯注于我的新曲之时,其中一段总叫我念念不忘,似...
... Op.9 钢琴套曲《狂欢节》Carnaval Op.9 完成于1835年,这一年舒曼二十五岁。后来在1837年的一封信中,有下面一段关于这首乐曲的记事:“这一系列乐曲,似乎全部是为某一特别的目的而写的……阿什(ASCH)是波希米亚的一个小市...
...》Kreisleriana Op.16 ,副标题“幻想曲”,作于1838年,当时舒曼只用了四天就完成。呈献给肖邦。标题含有“关于克莱斯勒的种种”之意。克莱斯勒(Johannes Kreisler)是音乐家霍夫曼做音乐评论时用的笔名(霍夫曼为舒曼好友),...
...“马赛曲”的引语,当时在维也纳是严禁“马赛曲”的(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引用此曲)。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首乐曲记录了1838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舒曼去维也纳时,曾想把他的《新音乐杂志》迁往维也纳出版...
...年,题献给莫舍勒斯。当作品出版时,据说出版商曾建议舒曼将这首乐曲的标题命名为“没有管弦乐队的协奏曲”Concerto Without Orchestra 。因其早前创作的《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于随后的1838年修改后方编号Op.22出版,因此这部...
...年,题献给莫舍勒斯。当作品出版时,据说出版商曾建议舒曼将这首乐曲的标题命名为“没有管弦乐队的协奏曲”Concerto Without Orchestra 。因其早前创作的《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于随后的1838年修改后方编号Op.22出版,因此这部...